数字化是焕活文化遗产、赋予其时代新意的最佳路径,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离不开数字技术的赋能。通过社会合力,实现文化遗产的数字化,让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才能实现中华优秀文化的永续传承,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一 · 非遗数字化的价值与现实支撑


(一)数字化赋能非遗保护与创新性发展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7项;各级代表性传承人9万余名,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062名。同时我国有42个非遗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位居世界第一,为世界文化多样性贡献了“中国色彩”。


数字化科技手段的出现,使非遗保护工作在记录、展示、生产、销售等方面取得了突破,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非遗项目和其蕴含的精神价值可以在数字化手段的加持下被更加广泛地传播,促进人们对其全面的认知、了解。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开展的“南京传统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虚拟展示”项目,以“ZHI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虚拟展示平台为基础,对南京传统手工艺非遗项目进行数字转化及虚拟展示,对绒花、金箔、云锦等三项非遗工艺进行深度文化梳理。

目前,仅收集的高清大图就多达1758张,口述史涵盖了录音461分钟、视频691条,以期通过视觉化、审美化和数字化的方式建立对非遗传统工艺的当代解读,在更大范围内传播南京与非遗传统手工艺相关的文化及知识。


其次,数字化等科技手段带动了“非遗+”,传承人和实践者通过不断地实践与创意,加速非遗产品与现代社会审美的融合。例如,依文集团立足苗族刺绣传承人和国际设计师资源,搭建了“绣娘数据库”和“全球设计师空间”。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拥有1600多位设计师、8000多个民族传统纹样的数据库,来自全球的设计师可以通过这个庞大的数据库,超越时空限制与绣娘一起合作。其中,77岁的苗族刺绣传承人潘玉珍和她的绣品已经成为国际时尚舞台的常客,为刺绣与全球时尚产业的结合带来了机遇。


最后,数字时代推动了消费升级,从而也为非遗助力包容性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互联网的普及和云计算、5G、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产业数字化过程中的广泛应用,使非遗发展的科技支撑发生重要改变。在数字化进程中,市场消费需求和供给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和重构。新消费环境追求效率,线上消费成为新的消费方式和习惯。根据相关报告,近年来人们对传统节庆活动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各类相关的非遗项目、非遗元素、非遗产品成为节庆活动消费的核心。

数字化技术正在成为全方位展示非遗的新方法,非遗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审美价值也正在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高质量的传播效果。


(二)规范化助力非遗保护成为社会共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要有坚实的政策保障。政策法规为非遗通过数字化等科技手段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宏观的战略方向与法律保障。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鼓励各缔约国通过科学技术手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缔约国根据教科文组织的倡议,开始注重将数字化等技术手段运用到非遗保护工作中。


例如,在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金的援助下,苏丹于2009年启动了民间传说和传统音乐档案的数字保存项目。到2013年,已初步建立了数字数据库,并制定了数字化档案管理和行动计划。其中,喀土穆大学民俗和传统音乐档案馆收藏的自1963年以来收集的3000多份苏丹传统音乐的录音和照片,已全部借助数字化手段被保存到该数据库中。这些珍贵资料包含了苏丹不同社区对民间传说和口头传统进行研究的成果。

我国在开展非遗保护工作之初,就大力推动运用数字技术加强对非遗的确认、立档、保存、宣传等。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6年,出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提出“鼓励地方通过大众传媒等手段普及非遗知识,促进社会共享”。这表明,在弘扬非遗方面也需要数字技术的参与,扩大非遗的传播效果。


针对不同类别的非遗保护,国家也作出了相应指引。如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转发文化部等部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通知中指出,“探索手工技艺与现代科技、工艺装备的有机融合,提高材料处理水平,切实加强成果转化”,并“鼓励商业网站与相关专业网站设立网络销售平台,帮助推介传统工艺产品”。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进行总体安排和部署,从宏观层面持续强化对文化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在良好的政策推动下,在不断实践探索中,非遗对于数字化的借力模式也发生了变化,由最初助力保存、记录、展示的辅助性工具,逐渐进化为助力创新和发展的支撑手段与科学动力。随着整个社会数字化进程的加快,国家围绕“文化数字化”的整体战略部署和各地助力“文化数字化”的细化配套政策将使非遗数字化创新发展步入快车道。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认为,非遗本身是一种文化遗存。非遗绝大多数都是口耳相传的,通过数字化可以解决大众化问题,还可以带动非遗的文创发展,实现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非遗的保护、传承、发展,数字化是目前最优选择。因为它可以把最原生态文化或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而且实现更广泛的跨距离、跨时空的传播。”

这几年,在政策利好的推动下,在不断实践探索中,非遗借力数字化的模式正在发生变化,由最初助力保存、记录、展示的辅助性工具,正在逐渐进化为助力创新和发展的支撑手段与科学动力。


(三)数字化推动非遗标准化进程


非遗数字化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更重要的是不仅把非遗保护起来,更要让它活起来。对非遗来说,买卖是最好的保护,使用是最好的传承。但既然要使用,要买卖,就离不开非遗的标准化和版权问题。

2022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意见提出了两侧四端的路径,两侧包括供给侧、需求侧,四端主要是资源端、生产端、消费端和云端。文化资源数据从标识到云端最后到消费形成了一个路径。


业内人士认为,文化资源数据进行流通和交易的前提是数据成为资产。通过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可以为每一个文化资源数据发放唯一的身份证,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确权。这样生产端就可以对文化资源进行二次创作,变成老百姓喜欢的消费品。


但非遗不是简单的商品,而是一种记忆的传承,依靠非遗传承人卖自己做的东西是不可复制,不能产业化的。上海创图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中国数字文化集团首席技术专家李欣建议,应该让更多的内容创作者包括生产者、年轻艺术家和企业参与进来,重新创作成现代人更加需要的商品。

保护、传播非遗本质上就是护文明之火种传永续之文脉,让人们能够以非遗为钥匙打开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文化承袭之门。正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王晓峰所言,随着全球化、数字化、科学技术发展的加速,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也面临着现代化生活与生产方式的冲击,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非遗要从历史走向当代,必然要汲取科技,融入生活。


二 · 数字非遗创意场景案例分享


(一)河南洛阳:

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博物馆数字化展示


近年来,洛阳市加大“大遗址”保护力度,在原址保护的基础上建设应天门遗址博物馆,确保遗址和环境的历史真实性、完整性,切实保护遗址永续存在,实现遗址的可持续性参观。复原后的应天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整体呈现出辉煌的仿唐式官式宫廷建筑风格,其“双向三出阙”的构造雄伟壮观,是中国古代礼制中最能彰显天子身份和地位的建筑形制,也是当时朝廷举行重大国事庆典与外交活动的重要场所。应天门遗址博物馆内集遗址展示、文化科普等于一体,将传统与新潮有机融合,“会动”的壁画、沉浸式演艺、声光电互动等新潮形式屡次破圈。


2019年9月13日,应天门遗址博物馆正式开放,跨越时空,用文物展品与时代对话,揭开历史的神秘面纱;创新赋能,科技融入文化,在如真似幻中沉浸体会盛世繁华。如今的应天门遗址博物馆,早已成为“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的文化盛地,也成为人们栖息灵魂、熏陶审美、浸染文化的精神福祉之地。

“馆藏与科技齐飞,传统共新潮一色”,在应天门遗址博物馆,你可以脚踩在新时代的土地,走过锦绣繁华的隋唐,“叫醒”沉睡千年的历史遗产,感知历史的鲜活、“科技+文化”碰撞的神奇。

《天街小雨》和《应天长歌》壁画将历史画卷和视觉艺术相结合,采用多媒体投影形式,将千年历史“复活”,你可以看到牡丹绽放、绿柳微动、坊市繁华、群臣毕至、伫立画前,昔日盛世恍若重现眼前;“一门三道”遗址通过25台超清投影数字化技术手段,再现各种繁盛场景,让“科技”助力“人文”的可持续展览。同时,馆内还有各种声光电和数字化设施,将古遗址和多媒体相结合,将历史文化与数字科技相结合,突出古都文化属性,深度还原古都风貌,以动态形式展现隋唐风华,观者既可收获历史文化知识,又可收获一场“沉浸游盛世”的酣然美梦,在美的享受中释放身心。


(二)河北沧州:

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


“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文化公园” 列入大运河标志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遗”的国家级标志性工程。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园“一园一中心”的规划布局中,“一中心”即为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


大运河非遗简单而言,便是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因运河助推发展和传播传承的代表性非遗项目,尤其是哪些能够突出反映运河文化和运河精神的非遗项目。

首先,是运河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与运河本体或运河的原生性功用直接关联的非遗,主要是运河开凿、漕船制造、漕仓营建、船舶过闸等方面的传统技艺与实践技能等;


其次,是由漕运及沿岸生活所派生的,与运河关系密切且在船工、渔民及沿岸居民中广泛流传的非遗,包括运河故事、传说、歌谣等口头文学,以及社会风俗、礼仪和节庆,如运河元宵灯会、开漕节等;


其三,是由于运河交通的助推而产生,或因漕运和商贸而带动其发展的非遗,包括各类传统技艺和传统医药,如宋锦织造技艺、扬州漆器髹饰技艺、临清贡砖烧制技艺、益德成闻药制作技艺等;


其四,是在运河沿线地区形成或发展、运河在其传播和传承的过程中产生了重要影响的非遗,包括传统美术、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等艺术形式,如杨柳青木版年画、运河船工号子、运河龙灯、京剧、昆曲等,以及传统体育、杂技和游艺,如沧州武术、吴桥杂技等。

深入挖掘大运河非遗的文化特色,由于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从而形成了大运河沿线各具特色又相互联动的文化情境。从吴侬软语到京腔京韵,我们一方面要直观、准确反映不同地域的文化特征,同时也要反映非遗项目在不同地域的流传、融合、和创造的过程,反映南北交融、东西交汇、中外交流,所成就的大运河非凡的文化格局与文化气度。反映非遗项目如何融入新时代,焕发新活力。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去解读”流动的文化”的涵义。


表达大运河文化所承载的民族精神,以大运河非遗故事为载体,凸显大运河文化所承载的:拼搏奋斗、海纳百川、勇于创新的民族精神,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质和面貌。反映出大运河既是中华民族文化和文明交融的血脉,也是推动社会、经济、文化不断发展和创新前进的大动脉。


(三)江西景德镇:

御窑博物院“青花秘境”元宇宙沉浸式项目


互动游戏“青花秘境”既是一款独立的游戏小程序,也是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御窑天下第一季·青花秘境”展的一部分,游客可以在现场或线上扫描二维码,进入“珠山之下”的元宇宙,通过趣味盎然的知识问答,来揭开青花图案下暗藏的千年秘语。自2022年10月上线以来,至今已经吸引了10余万人前来参与。


青花,又称白地青花、青花瓷,诞于唐代,兴于元代,明永乐、宣德年间渐成鼎盛之势。以青花起伏跌宕的命运为灵感来源,“青花秘境”游戏虚拟了一段”神龙护瓷“的故事:护佑御窑的神龙因不满正统年间的苛政乱法,怒而降威、自封神力。如果想要盛世再临,窑火重兴,必须前往秘境之中寻找神龙的踪迹。

游戏主界面(全景图)游戏主界面以景德镇制瓷中心——陶阳里的经典景观:欠班窑、龙缸弄、南麓遗址、御窑博物馆、柚子广场等为基础,绘制了一幅远山飘渺,仙气萦绕的画卷,青花瓷中的青、白两色被设置为界面的主色调,每个关卡的符号都借鉴了现实景观的构造与色彩

“神兽之眼”关卡界面陶阳里街区之外的另一个重要场景——御窑博物馆选择了与其它关卡不同的展示方式:通过2.5D动画视差滚动技术,前、后两个景别制造出参差相间的视错觉体验,一幅典雅素净的青花图轴在进入关卡的瞬间徐徐展开:前景以各种青花瓷的器型轮廓和介绍文字为主,后景以虚拟三维展柜和文物图片为主,“花落景德”、“骨相塑造”、“幽蓝神采”、“命运之舞”、“缠枝之美”五个单元依次阐释了青花的定义、历史、材料、工艺和纹样,在点、线、面等当代抽象图案元素的串联之下,生动还原了青花从风华初现到风靡世界的整个过程。

作为元宇宙最基本、最直观的体现,线上游戏创造的虚拟世界让人们的感受和思想在现实之外得以延展。将瓷艺历史与当代美学相结合,“青花秘境”游戏在神话与诗意的趣味交叠中,构建出一个集想象与现实于一身的异类空间,为这一古老工艺的传承与传播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与活力,也加深了人们对于青花瓷器的系统性认知。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