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文化和旅游部介绍加快建设文化强国、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现在实施情况如何?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卢映川从四个方面做出了回应。

一是加快文化资源的数字化步伐,促进资源的数字化开发和转化。包括文物、典籍、各类艺术作品等,比如故宫博物院保存约186万件文物藏品,据了解已经有90万件套实现了数字化采集,占48%左右。中国国家博物馆有约143万件套,70万件套实现数字化采集,约占49%。中国美术馆有约13万件套藏品,差不多有10万件套已经实现了数字化采集,约占76.9%。国家图书馆的古籍大约317万册件,目前有61万册件实现了数字化采集,约占19.3%。通过大力推进资源数字化采集,促进数字化产品开发转化,从而为更好地利用、更好地展示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大力推动数字技术应用,培育发展新型业态。比如舞台艺术领域,大力推进线上线下融合、演出演播并举,在积极促进线下演出的同时,大力推进演播开展,推动舞台艺术向网络化、数字化方向发展,打造“第二剧场”。像国家京剧院每年春节《龙凤呈祥》已经连续举办了三年,中国歌剧舞剧院的《舞上春》,还有中国国家话剧院专门推出的舞台艺术数字产品《英雄时代》《抗战中的文艺》等,通过这样一些方式很好实现了数字化转化,大大助力了传播。每年“文艺中国”新春特别节目通过线上演播方式向外推出,产生了非常好的反响。除了舞台艺术领域之外,还有旅游领域大力推进沉浸式体验业态发展,培育文旅新业态,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三是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内容供给,提升文化服务的数字化服务能力。包括推进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公共文化云建设。目前,除了国家公共文化云之外,200多个地方有公共文化云,总计资源量达到1530TB以上,对于促进全民阅读、全民艺术普及、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开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是以数字化助力文化艺术的传播效能提升和旅游发展。用数字赋能文化艺术传播,促进旅游服务管理不断改善,积极推进云展览,例如敦煌的《数字游敦煌》《数字故宫》等一大批项目,在社会上产生了非常好的反响。

卢映川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在四个方面着力:一是继续在数字文化资源建设上着力,加快资源数字化步伐。二是加强文化原创能力建设,推进数字产品开发,不断增加数字文化内容供给。三是持续支持数字技术在文化艺术生产创作、公共文化服务、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以及旅游服务和管理、旅游发展等领域的应用和推广。四是从规范角度积极构建与数字文化发展相适应的市场准入、市场监管、产品认证、知识产权保护、安全保障等一系列政策法规体系,为数字化发展,为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实施保驾护航,促进数字化健康良性发展。

卢映川表示,文化和旅游部采取了系列针对性、实效性举措,做了大量打基础、立长远的工作,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进展。

坚持文化铸魂、文化赋能,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大舞台艺术和美术创作引导支持力度,今年前11个月,文化和旅游部累计主办27项展演展示活动,线下观众90万人次,线上观看量超过18亿次。

坚持守正创新、自信自强,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如推进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公布10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推进北京中轴线和春节申遗,推动“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世界遗产数量增至57项。

坚持旅游为民、旅游带动,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建设中国特品级旅游资源名录,试点培育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如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工程,8个乡村入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成为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不断增强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践行全球文明倡议,高水平举办中国—中亚峰会等重要国事活动文艺演出;成立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等。


来源:文化产业新视界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